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之后,群核科技对外发布了两款空间大模型。
根据群核科技方面介绍,其新发布的空间语言模型SpatialLM 1.5和传统的大语言模型相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空间结构、物体关系、物理参数相关的空间语言。
比如,用户输入指令“规划一条从客厅沙发到卧室的路径”,该模型不仅能够理解空间中的物理对象,还能够自动生成结构化场景脚本,自动规划出符合真实物理世界的行动路线,而传统的大语言模型很难做到这一点。
其发布的另一款空间生成模型SpatialGen则专注于生成与呈现,其生成的多视角像能确保同一物体在不同镜头下始终保持准确的空间属性和物理关系。比如,在SpatialGen生成的3D高斯场景和真实感全息漫游视频,用户可感受到如同在真实物理世界中的体验。

群核科技首席科学家周子寒在群核科技TechDay上分享了发布两款空间大模型的意图。他表示,如果把所有的物理信息都保存在一个世界模型中,这个世界模型的价值就会远高于纯粹只是为了可视化而创造的场景。因为这些包含物理参数的场景是一个可交互的场景,能够指导机器人在真实的物理场景中完成任务。
周子寒称,群核科技在空间大模型方面围绕着三个目标展开,即真实感的全息漫游、结构化可交互以及复杂的室内空间场景。
除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之外,周子寒还提到了空间大模型另一个潜在的应用场景AIGC。
随着视频生成模型能力的提升,影视、营销、游戏等场景中使用AIGC的比例也在提升,但目前还有一些模型生成的画面并不符合真实的物理规律,给人一种违和感。如果在画面中加入更多真实的物理参数,空间一致性的效果会更好。
界面新闻从一位大模型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行业对真实物理空间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室外场景,主要的应用场景是自动驾驶,而对室内物理空间场景的探索较少。而且三维数据并不像本文、图像数据一样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通过公开数据提取可交互以及为三维可视化的数据也比较困难。
自从公司成立之后,群核科技的主营业务就是空间设计,旗下空间设计软件酷家乐及海外版Coohom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全球空间设计23.2%的市场份额。在过去多年的经营中,其积累了大量室内空间的物理数据,这些数据非常有助于其进行空间大模型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正在筹备上市的群核科技急需要向资本市场讲出一个空间设计服务之外的新故事。
群核科技早在2021年就启动过赴美上市,但进展并不是很顺利。今年2月,其又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筹备港股上市。半年过去,群核科技并未完成在港交所的上市计划,其招股书于8月14日因满六个月期限而自动失效。
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群核科技的企业客户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的订阅收入,企业客户收入在总订阅收入的占比分别为90.1%、87.0%、85.3%及84.4%。这些企业客户主要来自于家装行业,包括室内设计及建筑公司、家具制造商和零售商等。
在房地产高速增长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处于高速增长期,愿意在设计上进行更多投入。但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下行期,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也进入业务收缩期。房地产行业的变化让群核科技空间设计服务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降低。

招股书的财务数据中也较为清晰地呈现出这一趋势。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群核科技的企业客户订阅收入分别为4.9亿元、5.6亿元、6.2亿元和3.3亿元,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但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客户数量增长带来的。而每个企业客户的平均付费金额从2022年的1.48万元下降到2024年的1.36万元,企业客户的留存率也从2022年的86.7%下降到2024年的84.5%,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滑到81.2%。
显然,群核科技也受到了房地产行业低迷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上下游企业客户带来的收入增长前景也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群核科技必须要向资本市场讲出一个具有想象空间和增长前景的新故事。
据界面新闻了解,群核科技已经在HuggingFace、GitHub、魔搭社区等社区对新发布的两款空间模型进行开源。这意味着,通过开源的方式把空间模型的“蛋糕”做大、把模型能力做得更强是群核科技的所追求的。
从近期的动作来看,群核科技还寄希望于把自身的技术能力拓展到家装设计之外的市场。其在更新的招股书中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产品功能并推动客户转换,提升在新行业垂直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发表评论